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其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会上发布了《ESC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该指南由欧洲心脏病学会及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共同制定,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
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其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会上发布了《ESC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该指南由欧洲心脏病学会及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共同制定,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
与《2011年ESC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相比,本指南首次将抗栓药物以独立的章节呈现,针对不同外周动脉疾病类型,分别进行了单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流程图。指南还明确指出,对于下肢动脉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优先考虑氯吡格雷,而不是阿司匹林。对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具体推荐如下:
1. 对于所有症状性PAD患者,推荐抗血小板治疗(I C)
抗血小板治疗仍是所有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的一类治疗推荐。
2. 颈动脉疾病
(1)对于所有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推荐长期单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SAPT) (I A)
(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DAPT)治疗至少一个月(I B)
(3)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50%的无症状患者,出血风险低的情况下应考虑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通常是低剂量阿司匹林)(IIa C)
3. 下肢动脉疾病(LEAD)
(1)症状性PAD患者推荐长期单抗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I A)
(2)所有血运重建患者均推荐长期单抗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I C)
(3)腹股沟以下旁路术后推荐单抗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I A)
(4) 对于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氯吡格雷,而不是阿司匹林(IIb B)
(5)腹股沟以下支架置入术后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抗治疗至少1个月(IIa C)
(6)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可考虑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抗治疗(IIb B)
(7)由于缺乏确切疗效证据,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无症状LEAD不常规推荐抗血小板治疗(III A)
中国专家指出,2017ESC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首次明确提出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外周动脉血管疾病中的详细使用策略,原则上与我们中国临床上常用策略基本一致,即:① 无症状(无心、脑血管风险)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无需抗血小板治疗;② 无症状(有心、脑血管风险)或有症状性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开始启用抗血小板药物;③ 非手术干预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建议长期氯吡格雷单抗优于阿司匹林;④ 手术干预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建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
写在后边的话:本次ESC外周动脉疾病指南客观、综合性的回顾过去所有的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证据,氯吡格雷单抗优于阿司匹林主要得益于1996年的CAPRIE研究,即:
参考文献
1. ESC. 2017 ESC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ESVS). Eur Heart J.2017
2.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348: 1329–1339